近期,在《中國化妝品領袖高峰論壇》上,百雀羚、韓束、瑪麗黛佳在嘉賓討論環節上榜率最高,成為業內專家們心目中未來或與外資品牌分庭抗禮的前三品牌;2014年風頭出盡的微商渠道,因思埠的轉型和俏十歲的抽身再次引發騷動,而環亞集團董事長胡興國直言2015年或不碰微商;此外,社區型購物中心的興起也帶給品牌新機會。
本屆論壇關于《智造中國美:國產化妝品的品牌新征途》激烈探討,而這一由心思力智業聯合體創始人張兵武主持的話題探討環節也成為本次論壇的一大亮點。
除了主持人張兵武外,廣東福仕德營銷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征宇、廣州馮建軍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建軍、廣州吳志剛品牌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志剛、上海悅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云虎等五位重量級行業專家的出席讓此次討論見仁見智,精彩迸發。
方征宇認為,中國本土品牌越來越勇于爭先,有些品牌甚至已然開始“彎道超車”,不久的將來,本土品牌中將會有3-5個品牌可與洋品牌平起平坐。此話題一拋出,則引發張兵武后續的現場逼問,四位嘉賓被要求現場說出三個未來或與外資品牌分庭抗禮的品牌。最終,百雀羚勝在品牌底蘊和銷售表現,韓束則贏在銷售表現以及全渠道運作,而瑪麗黛佳則因時尚把握和品牌塑造被看好。
在談及“土洋差異”時,馮建軍從渠道優勢展開,他認為在百貨、KA、CS、電商和微商5大化妝品渠道中,本土品牌的優勢在于后三者。外資品牌雖然艷羨CS渠道已久,然觀望數年再下手卻終不得要領,甚至可以說尚未入門。馮建軍分析,反觀國內品牌借助賴以生存的CS渠道,零售額超過30億元的品牌已為數不少,就連奧洛菲也已登入30億零售之列。而電商渠道雙方基本在同一起跑線上,至于微商渠道,外資品牌就更不占優勢了。
“90%的化妝品企業仍需解決揚長的問題,而只有10%的企業可以開始思考避短的問題了。”吳志剛直指本土化妝品企業中多機會主義者,然而機會稍縱即逝,他認為在抓住機會之后更應看中系統建設和后續發展。而白云虎認為土洋品牌最大的差異在于外資品牌擅長研究消費者,而本土品牌擅長研究渠道,他直言:“本土化妝品企業最不敢面對也最需要直面的就是管理問題。”
另一個不可回避的會議熱點即是微商,本屆論壇上,兩微商大佬思埠吳召國和俏十歲武斌臺上相擁,并再次將微商的“兇猛”表現和彪悍營銷表露無遺。據武斌稱,俏十歲一年銷售額達到20億元,吳召國則用“8個月蓋起一棟13層思埠大廈”和“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年會”的激情演講震撼了現場嘉賓。
思埠集團CEO 吳召國與俏十歲創始人武斌同臺
在與會者看來,兩位大佬的微商氣質頗有相似之處,而這一氣質則因其獲得的巨大商業成功而讓他們變成個性而被接受和欣賞。如今,兩大微商巨頭紛紛尋求新的商機,從微商踏板上爆發之后轉而尋求更穩定和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思埠從微商品牌運營商轉型做微商平臺商,俏十歲則悄然而退,轉戰線下。
資料顯示,在渠道劃選擇上,微商已然不是俏十歲2015年的唯一渠道。據了解,俏十歲的規劃是,2015年線上占60%,線下占40%。而思埠也借助與幸美股份的合作,實現了一次換血,從財富累積的初級階段輾轉尋求更大的商業平臺。吳召國在演講時稱:“思埠要打造的是一個專業的微商平臺,不會再做新品牌。”吳召國稱,微商平臺的打造并非易事,僅服務微商品牌的團隊就有600人,他還透露,嘉賓席中就有中意的線下品牌大佬。
記者注意到,丸美總裁孫懷慶在《洋為中用 跨向世界》對話環節,委婉地打了個丸美的小廣告還被人“警告”并道歉,但作為現象被研究的吳召國和武斌的各種“打廣告”反倒收獲現場無數掌聲。
環亞集團董事長胡興國參與討論
演講固然精彩,然而微商的渠道亂象由來已久,就連武斌本人也直言“微商雖然爆發力強,但卻有其不穩定性”,天使投資人楊威甚至認為真正的微商還沒有形成,現在的微商更多是忽悠。環亞集團總裁胡興國在談及微商時,也表示對微商的研究尚在了解階段,環亞2015年內可能不會碰觸這一新渠道。